分享

今日话题:中药材传统加工工艺,离市场有多远? -www.尊龙凯时888

2012-06-01 15:06 作者: 何璐西 9584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话说要实现大家对中医药价值的广泛认同,必须重塑传统,弘扬中医药文化;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关键,是抓住“道地”这个灵魂,从中药材原料、产地和制作工艺等各个层面回归“道地”。  

       笔者就从制作工艺来说一说,所有的传统工艺都一样,虽然文字的描述干瘪而且看似简单,但实际的操作却是有着许多的禁忌,对技巧的要求极高。京城三百年老店同仁堂就有古训: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中药材原料和制作品质等体系建设不好,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药农往往真的能够将品质优良的原药,按传统中药材加工工艺加工吗?这样加工出来的药材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和认可吗?传统工艺加工能否符合国家的政策?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一直以来,中草药在贮藏过程中常常用到硫磺,因为硫磺熏过可以防虫。特别像新闻媒体这些日子重点关注的宁波硫磺熏蒸事件, “传统加工使用石灰,不过早就淘汰了。”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浙贝熏硫初加工做为一种新技术开始在贝农中推行。相比石灰贝母,用硫磺熏蒸出来的贝母药性更好,颜色更白,保存时间更长,一般熏一次可以保存2-3年,且药性也不会改变。浙贝母原色为淡黄色,使用硫磺熏蒸后就变成雪白,卖相更好,因此比石灰加工的浙贝母更容易销售。 

       2011年,宁波鄞州区开展了浙贝母无硫化治理工作。当地大部分贝农响应政府号召,在初加工过程中放弃了“硫磺熏制”法而改用已被淘汰的传统工艺石灰初加工。不过令贝农没想到的是,他们响应政府号召换来的却是产品价格下跌和市场的不认可,无人要货,造成滞销。就去年,石灰加工的贝母比用硫磺熏制的贝母收购价每斤便宜5元,最后还有30多万公斤没卖出去。 

       而有一部分偷偷使用硫磺熏制浙贝母的药农手中的贝母却很快就脱手了,而且价格还不低。由于使用石灰加工浙贝母的滞销,贝农对政府也产生了诸多埋怨。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实际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人体每天摄入二氧化硫量应该低于每千克0.7毫克,而一般硫磺熏蒸药材达到每千克500毫克的浓度,远远高于世卫组织的规定。韩国、香港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于药材中的含硫量要求很高,韩国对中药材中二氧化硫含量限制为,每千克30毫克,而大陆销往香港的药材也分为无硫和含硫两种规格。当所有人都认为硫磺熏蒸药材是不对的,有害人体健康的时候,政府和药农也意识到社会对药材质量、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判断市场会需要一批高品质的药材,需要用传统工艺制作的“道地”药材。但是在所有人信心满满的时候却来了个不好的坏消息,市场并不认可这样外貌不好看,颜色普遍看上去较灰的浙贝母,经营商、药厂、医院需求的是色泽雪白、药效、储存时间均好于传统工艺初加工的熏硫浙贝。造成这样的原因有经营商、药厂、医院的不负责,迎合市场需求,赚取黑心钱。但最大的原因却是老百姓对中药材的认识不足,只能从外表上感知鉴别,卖相更好的或黑心销售商虚伪介绍的就受到了欢迎,因此一条自我的鉴别优差体系就形成了。往往这样的自我鉴别体系导致了真正好药材除专业人士外,平常百姓乃至药农多无法判别,造成了好坏难分的局面。正因为市场末端的这种需求导致了中间环节供求的质变,形成了市场需要的,能够赢得药材消费者承认的,才是正确的错误理论。而这样的错误理论信息最终通过层层传递到达了药农手中,药农为了手中的药材能够换成钱财,为了利益而迎合市场,最终往往会改变传统生产加工模式,不再从药效和质量安全上面考虑,而是直接采取简单,低成本的加工方法方式。这一问题长期存在,目前却又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对于中药材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中药材属于农副产品,农户可在专业市场销售。中药饮片属于药品,不能由农户加工销售,必须由有资质的中药饮片企业生产。然而,部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有的是靠产品贴牌生存,有的则做着“走票” “挂靠”等畸形生意。具体来说,“贴牌”就是生产企业不生产中药饮片,直接从中药材市场的“作坊”采购,贴上企业的品牌;“挂靠”是不法商贩挂靠到有资质的企业,而企业靠出租生产许可证和生产设备存活;“走票”的企业是靠非法的购销票据存活。而在流通领域,一些医药商业公司也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他们擅自从药材市场采购小作坊生产的饮片,假冒正规产品进行销售。这些违规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与药材市场的小作坊形成了一条看不见的灰色供应链,对中药饮片市场的危害极大。 

       对于药农对药材是否进行了中药饮片的加工,也是一直困扰市场的难题,中药材采收后,除鲜用外,一般都必须进行初步处理与干燥。中药材产地干燥初加工是中药材初加工或产地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笔者注意到,2010版药典与2005版药典相比,不仅在中药饮片收载数量上大幅增加,重要的是首次明确了饮片定义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首次明确了入药者均为饮片,并把“药材和饮片”作为独立的品类对待。然而部分药材就自身的特点,让药农被迫进行中药饮片加工,如茯苓、山楂、贝母等这一类药材。像茯苓这类药材,药农根本没有大型干燥设备,对大小如排球般的原药材根被无法进行干燥加工,因此不得不进行切丁晾晒,再如新鲜货短时间无法出售,又没有现代性的冷冻储存仓库,当然不可能白白放坏,必然会进行切片加工,从而变为饮片。这样却造成了事实性的违反中药饮片属于药品,不能由农户加工销售的国家相关规定。同样山楂这类药材如不对鲜货进行切片加工,在干燥后无法再次进行切片处理,因为对干燥山楂进行切片将会导致山楂碎裂成渣,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国家下大力气整治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安国等药市曾被关闭,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作坊”饮片,但是,各地中药饮片炮制标准不统一,区域市场用药习惯导致了严重的地方市场保护,难以形成大型企业,行业集中度较差,中药饮片检测标准较低,长期以来存在重表象不重实质的误区。 并且药市当地或产地拥有很长的药材种植加工历史,已经自然形成了上下游关系,许多交易都是私下进行的,非常隐秘,监管难度很大。 

       面对目前这种中药材传统加工工艺,远离市场的困扰,一是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标准,严格控制二氧化硫含量,杜绝各地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药制剂生产企业收购经硫磺熏蒸的药材,从根本上遏制硫磺熏蒸现象。政府可以为药材统一提供烘干机,防止因天气原因造成药材腐烂;同时药农建设现代化仓库,政府应该给予补助;对部分药材根据其特点,规范其饮片标准,政策一是允许药农加工,还应该为药农进行加工制作统一培训。二是中药材知识普及程度不广,尤其在老百姓中认知度低,需政府加大宣传,引导出消费者正确的药材消费价值观,从源头上建起一套新消费价值体系,三是紧紧围绕着市场的需求,以患者需求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加工制作药材工艺,改进落后加工制作药材工艺,形成新的安全高效、成本可控、适用范围广新工艺。四是政府组织协调,为药农联系订单农业,引导药农稳定发展市场前景好、增产潜力大的中药材,帮助农民获取信息。 

       今天,中药材传统加工工艺,要远离市场的困扰,如何学会保护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已成为我们必须要学习的一课!前方的路很远,但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毕竟,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财富,守护好她、并将她发扬光大,我们责无旁贷,切不可因为眼前的一点利益,将之毁于一旦! (以上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的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蔓荆子是创造历史新高的品种,曾在2018年产新前价格涨至220元左右的高价(江西货),但今年以来其市场行情就显得不稳定,商家的关注度也在下降,而7月,进口、云南三叶蔓荆陆续产新,进入8月,共存的...

山茱萸历史文化背景古有战国朱姓御医使用山萸果煎汤给赵王缓解疼痛而被赵王更名为山茱萸‌。明有李时珍《本草纲目》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的经验,把山茱萸列为滋补圣药。近代有中医泰斗张锡纯治疗脱......

9月26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国家相关部门紧急出台了一揽子刺激经济发展、提振发展的利好举措,再加上美联储降息的利好叠加,国内股市、楼市一夜之间风转云涌,形势快速扭转,全国山河一片红。甚至有...

今年野生羌活,反常的提前至了8月初开始采挖,过早采挖缘于高价加之当地居民此段时间没有其他事可做,缺点是前期采挖货水分含量更高。到了8月底,产量达到了往年的一半产量,恐惧于今年是否会大量增产......

自八月底天南星产新以来,价格持续走跌,以云南产区为例,9月3日,粉质天南星鲜个子5.3元,干个子38-39元,至10月6日,鲜个子收购价4.3-4.5元,干个子34-35元,胶质南星生片从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