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大戟的功效与作用-www.尊龙凯时888

《中国药典》

【名称】红大戟

【拼音名】hónɡ dà jǐ

【英文名】radix knoxiae

【别名】红牙大戟、红牙戟、紫大戟、广大戟、南大戟、将军草、野黄萝卜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et pitard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干燥。

【性状】本品略呈纺锤形,偶有分枝,稍弯曲,长3~10cm,直径0.6~1.2cm。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上端常有细小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气微,味甘、微辛。\r\n本品呈不规则长圆形或圆形厚片。外表皮红褐色或棕黄色,切面棕黄色。气微,味甘、微辛。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韧皮部宽广。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束断续径向排列,近形成层处者由数列导管组成,渐向内呈单列或单个散在。射线较宽。薄壁组织 中散在含草酸钙针晶束的黏液细胞和含红棕色物的分泌细胞。粉末红棕色。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50~153μm。导管主为具缘纹孔,直径12~74μm。木纤维多成束,长梭形,直径16~24μm,纹孔口斜裂缝状或人字状。木栓细胞表面观呈类长方形或类多角形,微木化,有的细胞中充满红棕色或棕色物。色素块散在,淡黄色、棕黄色或红棕色。(2)取本品粉末1g,置试管中,加水10ml,煮沸10分钟,滤过,滤液加氢氧化钠试液1滴,显樱红色,再滴加盐酸酸化后,变为橙黄色。(3)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1ml,超声处理30分钟,静置或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红大戟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3-羟基巴戟醌对照品、芦西定对照品,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8: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氢氧化钠试液中快速浸渍后,置日光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斑点。\r\n

【含量测定】3-羟基巴戟醌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nm。理论板数按3-羟基巴戟醌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3-羟基巴戟醌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3-羟基巴戟醌(c15h9o6)不得少于0.030%。芦西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芦西定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芦西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超声处理使溶解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0khz)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芦西定(c15h10o5)应为0.040%~0.15%。饮片\r\n同药材。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肺、脾、肾经。

【归经】归肺、脾、肾经。

【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瘪痂痰核。 (红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1.5~3g,入丸散服,每次1g;内服醋制用。外用适量,生用。

【储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出处】《中国药典》

《中华本草》

【名称】红大戟

【出处】红大戟药用始载于近代药学着作《药物出产辨》,名红芽大戟。据考,红芽大戟之"芽"应为"牙",为误用大戟科京大戟的别称,因而两者常有混用。现已明确,古代本草记载和方书应用的大戟均为大戟科京大戟,两者功效有所不同,宜予区别。参见"大戟"条。

【拼音名】hónɡ dà jǐ

【别名】红芽大戟、紫大戟、广大戟、云南大戟、南大戟、红其根、红牙戟、野黄萝卜、红萝卜、走沙黄、红心薯、土人参、红牙大戟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根。[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x pitard [k.corymbosa auct.sin.non willd.][b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根,除去茎及须根,洗净,晒干,或用开水烫过后晒干。

【原形态】红大戟,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块根通常2-3个,纺锤形,红褐色或棕褐色。茎直立或上部稍呈蔓状,稍具棱。叶对生,无柄;叶片长椭圆形至条状披针形,长2-10cm,宽0.5-3cm,先端窄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被白色柔毛,下面沿脉及叶脉被毛;托叶2-4裂,裂片钻形。聚伞花序,花多数,密集成球形,直径1-1.5cm,花小,淡紫红色;花萼浅4裂,3片小,1片大;花冠管状漏斗形,先端4裂,裂片舌状,喉部密被长毛;雄蕊4,着生在花冠管中部;子房下位,2室,花柱细长,柱头2裂。果实很小,卵形或椭圆形。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中。[br]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块根长圆锥形或长纺锤形,稍弯曲,长3-12cm,直径0.6-1.2cm。表面棕红色或灰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顶端可见茎痕。质坚实,易折断,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气微,味微辛。 以个大、质坚实、色红褐者为佳。[br]显微鉴别: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4-8列木栓细胞。韧皮部宽广。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断续径向排列,近形成层处的导管束由数列导管组成,向内渐呈单列或单个存在,中心可见初生木质部;射线宽。本品薄壁组织中有粘液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另有分泌细胞,含棕色树脂状物。

【化学成分】根含游离蒽醌0.12%及结合蒽醌0.1%,游离蒽醌有虎刺醛(damnacanthal),甲基异茜草素(rubiadin),3-羟基檄树素(3-hy-droxymorindone),红大戟素(knoxiadin)。还含丁香酸(sy-ringic acid)。

【作用】1.抑菌作用:红大戟50%乙醇提取物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br]2.利尿作用:生红大戟水煎浓缩液小鼠灌胃80g/kg,2-3小时后,尿量明显增加。

【毒性】红大戟根50%乙醇浸剂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40.6±1.8g/kg。如与甘草共浸则半数致死量明显降低,表明其毒性显着增加。

【鉴别】1.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1,冷浸1小时,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加水10ml及盐酸2ml,置沸水浴上水解30分钟,冷却后加乙醚30ml振摇数分钟,取乙醚液10ml,加2mol/l氢氧化钠溶液5ml振摇。下层水溶液呈紫红色。(检查蒽醌)2.薄层色谱取上述乙醚提取浓缩液作供试液,另取α-羟基茜草素、茜草素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0:30:15:2)展开,晾干后氨蒸气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1.红大戟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br]2.醋红大戟取净红大戟置锅内,加入米醋和适量水,浸润约1-2小时,用文火加热,煮至醋液被吸尽,取出,晾至六七成干时,切厚片,干燥。或取净红大戟片,用米醋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红大戟100kg,用米醋20kg,醋制后能缓和峻泻作用。[br]3.饮片性状:红大戟为不规则长圆形或圆形厚片,表面红褐色或棕黄色,中心棕黄色,周边粗糙,红褐色或红棕色,质坚韧,气微,味甘、微辛。醋红大戟形如红大戟片,色泽加深,微有醋气。贮干燥容器内,醋红大戟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肺;脾;肾经

【功效】泻水逐饮;解毒散结。主水肿胀满;痰饮喘急;痈疮肿毒 (红大戟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研末,0.3-1g;或入丸、散;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注意】体虚者及孕妇禁用。[br]1.《广西中药志》:"非气壮实者禁用。"2.《全国中草药汇编》"不宜与甘草同用。孕妇及体质虚寒者忌服。"

【附方】本品与京大戟功能有相似处,而干燥的药材弯曲如兽牙状,不但外表面有红棕色者,断面皮部亦为红褐色,故有红大戟、红芽大戟之名。红芽大戟者,“芽”应为牙,为误用京大戟的别称。广大戟、云南大戟、南大戟,均以产地及功能得名。红萝卜、红心薯,皆以药材鲜品象形而得名。

【临床应用】用于水肿胀满,痰饮喘急。红大戟苦寒泄降,能通利二便而泻水逐饮,为近代治水肿痰饮者所常用,证轻者单用,重者多入复方。治水肿,常与芫花、甘遂、大枣等配伍,有泻水护胃之效;治痰饮喘急,常与白芥子、甘遂等同用,以增强消痰逐饮之力。用于痈疮肿毒。红大戟解毒散结,治疮痈肿毒,内服或外用,单用或入复方,均可收效。

【摘录出处】《中华本草》